来源:极速nba直播体育直播吧 发布时间:2025-07-02 08:55:30 人气:1 次
工业与信息化部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推动工业与信息化绿色低碳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工信厅科〔2025〕3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与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关行业协会、标准化技术组织和专业机构:为切实发挥标准对工业和信息化绿色低碳领域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健全完善绿色低碳标准体系,我部组织编制了《关于深入推动工业与信息化绿色低碳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行业、本领域实际,在标准化工作中贯彻执行。附件:《关于深入推动工业与信息化绿色低碳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方案》工业与信息化部办公厅2025年6月13日
工业与信息化部等四部门关于公布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团体标准推荐清单(第二批)的通告
工信部联节函〔2025〕141号为加快提升工业产品碳足迹管理上的水准,建立健全碳足迹管理体系,促进工业绿色低碳转型,经相关标准化机构推荐、专家评审、网上公示等程序,工业与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确定了23项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团体标准推荐清单(第二批),现予以公布。特此通告。附件: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团体标准推荐清单(第二批)工业与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2025年6月27日
2025年1-4月,我国锂离子电池(下称“锂电池”)产业延续增长态势。根据锂电池行业规范公告企业信息和行业协会测算,1-4月全国锂电池总产量超过473GWh,同比增长68%。电池环节,1-4月储能型锂电池产量超过110GWh,新能源汽车用动力型锂电池装车量约184GWh。1-4月全国锂电池出口总额达到1554亿元,同比增长25%。一阶材料环节,1-4月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产量分别约为115万吨、76万吨、80亿平方米、47万吨,同比增长均超过40%。二阶材料环节,1-4月电池级碳酸锂产量27万吨,同比增长60%,电池级氢氧化锂产量9万吨,同比下降14%。1-4月电池级碳酸锂和氢氧化锂(微粉级)均价分别为7.4万元/吨和7.6万元/吨。
CIMT2025(第十九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于4月21-26日在北京隆重举办。展会之后,主办方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收到来自协会分会的展品评述文章,现部分编发供业界参考。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在CIMT2025展会,笔者关注到有20家展商(国内14家、国外6家)展示了数控超声加工机床、超声清理洗涤设施、超声去毛刺机床和机床附件式超声装备,本文对部分展品进行简单评述。一、数控超声加工机床从8家厂商展出的19台超声加工机床来看,数控超声加工机床呈现出大振幅、高效率和智能化等特点,加工效率、加工表面上的质量和智能化监控等方面均有所提升。1.实现超声高速、高质和绿色加工德国EXERON公司推出的超声高速加工中心,采用了最大转速42000r/min的超声加工电主轴。中国台湾友嘉国际数控机床有限公司的超声加工中心采用了主轴附加超声刀柄的模块式设计,具备高速、无线传输的特点。汇专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超声绿色立卧转换五轴联动加工中心,将超声加工系统、微量润滑冷却技术及超临界CO2低温冷却系统融入机床设计,在实现高效高质量加工的同时实现绿色加工。2.控制管理系统逐步优化江苏集萃华科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的智慧超声波五轴加工中心,配备西门子SinumerikONE系统,具备智慧警示和自诊断功能,极大简化了操作与维护流程。ProcessBox工艺盒子可收集多元数据并通过机器学习优化数控程序,减少辅助加工时间。3.机床精度和稳定能力提高西安超克能超声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的超声立式加工中心,可对硬、脆、黏等特别的材料或复合材料进行钻、铣、磨削等加工,具有高刚性、高强度和较好几何形位精度等特点。山东豪迈数控机床有限公司的XSG系列超声精密加工中心,采用龙门结构、直线电机驱动以及全闭环控制,定位精度3m,其超声波气浮主轴最大转速为60000r/min,可产生30-100kHz的超声高频振动,主要面向硬脆材料和复合材料加工。4.实现硬脆材料高深径比微孔加工汇专科技的UEM-600型超声雕铣加工中心,采用超声整体式主轴,最高转速可达50000r/min,在单晶硅曲面电极加工上可实现直径0.45mm、深径比55:1的超深微孔加工。苏州尚匠超声设备有限公司的超声振动加工中心,可在碳化硅、氧化锆、氧化铝等硬脆材料实现直径0.1-0.6mm微孔加工,孔损伤得到一定效果抑制。5.金属材料微孔加工技术取得突破苏州尚匠的超声振动加工中心通过优化超声振动频率和振幅控制,针对钛合金、高温合金、硬质合金和钨钢等高硬度金属材料实现了高精度微孔加工,最小孔径能够达到0.08mm,而且毛刺得到一定效果抑制。6.实现了智能化监测与控制宁庆空天智能装备(南京)股份有限公司的超声龙门加工中心,搭配在线测量和非接触式对刀仪,能在线检测刀具平衡与磨损,并提供了虚拟机床方案,以机床“数字化双胞胎”实现生产流程的可视化。日本发那科的超声加工中心,集成AI伺服监控,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将与正常加工数据的偏离值量化,无需传感器就可实现可视化主轴和进给轴的变化。深圳市青鼎装备有限公司在清华大学透明超声加工装备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推出了基于超声加工技术的刀具磨损状态智能监控系统,可对工艺流程中超声频率、电学性能、刀具负载等参数进行识别,监测刀具磨损、崩刃、断刀等状态,可有效利用刀具常规使用的寿命极限,为高的附加价值零件的精细加工提供稳定保障。7.向大型复杂结构件矢量化融合加工领域拓展中国机械总院集团江苏分院有限公司的Gm6025大型超声复合钻铣五轴龙门数字控制机床,能一次性加工各种大尺寸的复合材料工件,实现了RTCP(rotationaltoolcenterpoint,旋转刀具中心点)刀尖跟随程序控制与五轴联动矢量化加工,可满足难加工材料自由曲面、复杂结构件的联动加工以及实际生产的精度效能需求。二、超声清理洗涤设施由3家厂商展出的5台超声清理洗涤设施呈现如下特点。1.设备功能一直在优化美国清洗技术集团的篮筐清洗系统在单个清洗腔内完成清洗、漂洗和干燥,并采用喷淋、浸没、超声波三重清洗工艺。该公司还研发了多频超声波清洗系统,可实现恒温控制水槽温度,提升了自动化控制水平。2.实现自动化、模块化设计清洗技术集团的MAQ-4-1622模块化水槽清洗系统采用串联式多槽清洗系统,可增加所需水槽的数量进而增加清洗、漂洗或干燥等功能,并采用了全球兼容的西门子控制管理系统。北京泰拓精密清洗设备有限公司的TCM系列全工艺模块化在线组合清洗系统,采用全工艺模块化单元设计,用户可视实际的需求自由配置组合。3.设备性能逐步提升江苏港星方能超声洗净科技有限公司的CNC数控高压清理洗涤机,采用FANUCOimate-MF系统,高压泵采用德国WOMA品牌,加装温控系统,有效保证高压泵常规使用的寿命,旋转接头可承受最高700kg水压。4.自动化程度大幅度提高无锡杰瑞德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的通过式超声波清洗机、旋转紊流超声波清洗机、多槽机械臂超声波清洗机等,集超声波清洗、喷淋清洗、切风、热风、干燥等工艺于一体。张家港市港威超声电子有限公司的CG-TQ-5多工位真空碳氢超声波清洗机,由脱气超声槽、真空超声槽、真空干燥槽作为主要工作槽,循环过滤系统、真空负压系统、蒸汽浴洗系统、回收系统、水冷却系统等作为辅助功能。三、超声去毛刺机床德国孚尔默公司展出的ultraTECA25S超声波去毛刺机床,采用高频超声变幅杆,在水槽中受发生器激励产生特定频率和振幅,形成空化气泡非接触去毛刺,保持刃口锋利无热应力,支持钛合金精密部件处理,机床的超声波频率20~35kHz,振幅120m,适用于航空发动机叶片等零件的加工。四、机床附件式超声装备机床附件式的装备因其具有使用灵活、可适配各种数字控制机床的特点,日益成为超声系统最重要的研究和应用方向。本届展会共有6家厂商展出多个超声主轴、超声刀柄以及超声加工系统等机床附件式超声加工装备。1.超声主轴深圳迈菲精密有限公司的超声主轴包括超声电主轴与超声机械主轴,刀具接口包括BT30、HSK-E32等,超声频率覆盖20-60kHz,采用进口无轴承式非常快速地旋转接头的创新结构设计,可调节刀具中心跳动至1m以下。具有低速高刚性及高速低热伸长特性,兼备低速攻钻与高速铣削优势。2.超声刀柄(1)结构刚性和加工精度逐步提升深圳迈菲的超声刀柄采用高刚性结构设计,工作频率覆盖20-75kHz,适用于钛合金、不锈钢等金属材料以及玻璃、陶瓷等硬脆材料和复合材料的精密加工,尤其适合复杂曲面和微小结构的高效率、高精度加工。通用性强,兼顾多种CNC设备和个性化需求。(2)加工性能进一步改善汇专科技的超声刀柄工作频率为16-70kHz,最高转速为30000r/min,能大大降低切削阻力,提升切削区域的冷却效果,大幅度的提高加工效率,延长刀具寿命,广泛适用于钻削、铣削和攻丝等工艺。苏州尚匠的超声振动加工刀柄能使刀具具有104g-105g的加速度,可对工件进行高频切削和分离式间歇性加工,减小刀具所受摩擦,减少热量产生和切削阻力,可充分改善刀具切削性能。(3)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深圳迈菲展出的超声波智慧刀柄基于AI实时监测,实时传输在线检测信号,能精准分析加工数据,通过直观界面呈现刀具健康状态,让加工更加智能和高效。(4)产品品种类型、加工范围逐渐扩大西安超克能超声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展出了超声内孔表面强化刀柄、超声表面强化刀柄、超声车削刀柄和超声切削刀柄等,适用于钛合金、碳纤维、玻璃等难加工材料的加工,满足超低表面粗糙度、高压应力、高抗疲劳性的零件加工需求,相较于磨削、滚压和传统喷丸工艺有很大的提升和改进,已达到镜面加工的水平。3.超声加工系统常州正河源数控工具有限公司展出的超声波铣削系统,可更换BT系列刀柄及HSK系列刀柄,具有不一样机床的适配性。汇专科技展出了双超声(兼具超声切割与铣削功能)绿色系统,超声振动能量转化效率高、振幅大、刀具连续切削温升低,超声切割铣削最高转速为24000r/min,最大超声振幅为50m。4.超声振动平台苏州尚匠超声设备有限公司展出的二维超声振动平台通过调控两向超声振动振幅和相位,驱动工件与切削工具之间的相对运动轨迹呈现椭圆形状,提高运动轨迹的交叉和重叠,从而形成有利于改善表面粗糙度和降低切削热的加工效果。此外,工件超声振动对工具没有尺寸要求,还提高了工艺流程的控制能力。
2025年5月我们国家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如何?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整理了各省市2025年5月金属切削机床产量数据(备注:以下数据仅供参考,具体以各地发布数据为准)。一块儿来看看吧!北京市2025年5月北京市金属切削机床产量为0.05万台,同比增长4.58%。1-5月北京市金属切削机床产量为0.27万台,累计增长21.42%。天津市1-5月天津市金属切削机床产量为0.02万台,累计增长5%。河北省2025年5月河北省金属切削机床产量为0.01万台,同比下降6.32%。1-5月河北省金属切削机床产量为0.08万台,累计下降8.53%。辽宁省2025年5月辽宁省金属切削机床产量为0.25万台,同比增长10.03%。1-5月辽宁省金属切削机床产量为1.16万台,累计增长0.92%。黑龙江省2025年1-5月黑龙江省金属切削机床产量为0.07万台,累计增长24.66%。上海市2025年5月上海市金属切削机床产量为0.04万台,同比增长5.3%;1-5月累计生产0.18万台,累计增长19.34%。江苏省2025年5月江苏省金属切削机床产量为0.71万台,同比增长10.9%。1-5月江苏省金属切削机床产量为3.25万台,累计增长14.96%。浙江省2025年5月浙江省金属切削机床产量为2.11万台,同比下降0.17%。1-5月浙江省金属切削机床产量为10.01万台,累计增长13.23%。安徽省2025年5月安徽省金属切削机床产量为0.20万台,同比增长67.89%。1-5月安徽省金属切削机床产量为0.95万台,累计增长69.11%。福建省2025年5月福建省金属切削机床产量为0.14万台,同比增长17.59%。1-5月福建省金属切削机床产量为0.59万台,累计增长13.03%。江西省2025年5月江西省金属切削机床产量为0.02万台,同比下降15.19%。1-5月江西省金属切削机床产量为0.11万台,累计下降12.35%。山东省2025年5月山东省金属切削机床产量为0.74万台,同比增长13.92%。1-5月山东省金属切削机床产量为3.29万台,累计增长9.76%。河南省2025年5月河南省金属切削机床产量为0.03万台,同比增长0.3%。1-5月河南省金属切削机床产量为0.17万台,累计增长17.03%。湖北省2025年5月湖北省金属切削机床产量为0.07万台,同比增长18.21%。1-5月湖北省金属切削机床产量为0.32万台,累计增长8.44%。湖南省2025年5月湖南省金属切削机床产量为0.07万台,同比增长40.49%。1-5月湖南省金属切削机床产量为0.35万台,累计下降14.98%。广东省2025年5月广东省金属切削机床产量为1.50万台,同比增长42.41%。1-5月广东省金属切削机床产量为9.38万台,累计增长50.78%。广西壮族自治区2025年1-5月广西壮族自治区金属切削机床产量为0.04万台,累计增长43.59%。重庆市2025年5月重庆市金属切削机床产量为0.07万台,同比增长47.28%。1-5月重庆市金属切削机床产量为0.31万台,累计增长18.07%。四川省2025年5月四川省金属切削机床产量为0.03万台,同比增长11.11%。1-5月四川省金属切削机床产量为0.16万台,累计增长40.71%。贵州省2025年1-5月贵州省金属切削机床产量为0.02万台,累计下降3.95%。云南省2025年5月云南省金属切削机床产量为0.32万台。1-5月云南省金属切削机床产量为1.45万台,累计增长8.73%。陕西省2025年5月陕西省金属切削机床产量为0.15万台,同比下降7.27%。1-5月陕西省金属切削机床产量为0.73万台,累计增长10.04%。甘肃省1-5月甘肃省金属切削机床产量为0.04万台,累计下降26.05%。宁夏回族自治区2025年5月宁夏回族自治区金属切削机床产量为0.01万台,同比增长9.2%。1-5月宁夏金属切削机床产量为0.09万台,累计增长25.45%。以上就是机床商务网整理的各地2025年5月各地金属切削机床产量情况。
为加强产业链协同,探寻智能化转型新路径,6月28日,乐清市模具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创新组在常务副会长武素贞、副会长王益叨,支部书记兼科学技术创新小组秘书长瞿静霞,以及理事陈奇、倪晓敏、盛金强、朱建微的带领下,组织20余位会员企业代表,联合乐清市自动化行业协会开展了一次富有成效的走访考察活动。乐清模协秘书长倪建丽参加了活动。本次活动聚焦自动化与智能制造领域,旨在促进会员企业间的交流学习,了解前沿技术应用,深化跨行业合作。科学技术创新组一行首先来到模具协会理事单位乐清市惠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模协会员中的优秀代表,惠恩智能展示了其在智能设备研发与应用方面的成果,为考察团提供了宝贵的行业视角。随后,考察团抵达乐清市自动化行业协会理事单位浙江汇聚自动化设备公司。在这里,大家近距离了解了自动化设备的生产流程、技术特点及市场应用,感受自动化技术带来的效率变革。公司基本的产品包括:工频耐压试验装置、放电试验装置、回路电阻测试仪、漏电保护器测试仪、接地电阻测试仪等核心设备。活动的最后一站是乐清市自动化行业协会会长单位浙江德盛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作为自动化领域的标杆企业,德盛智能装备公司展示了其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先进的智能装备解决方案,给考察团留下了深刻印象。德盛是一家以先进自动化智能装备制造技术为核心,拥有自主知识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自2009年以来,德盛向开关电器行业、继电器行业、低压电器行业、精密电子行业、汽车零部件行业、新能源工控类产品行业等提供自动化智能设备。参观结束后,双方协会代表齐聚浙江德盛智能装备公司会议室,举行了一场气氛热烈的座谈会。座谈会由乐清市模具行业协会秘书长倪建丽主持。乐清市自动化行业协会刘德斌会长首先代表自动化协会致欢迎辞,对乐清模协科学技术创新组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表达了加强两协会合作、共同服务地方产业的愿望。德盛智能装备公司销售副总肖继春通过详实的PPT演示,向与会嘉宾全面介绍了公司的发展历史、核心产品、技术优势以及未来规划,展示了其在智能装备领域的领头羊。乐清模协秘书长倪建丽向自动化协会同仁介绍了乐清市模具行业协会的发展状况。她特别提到,今年正值乐清市模具行业协会成立30周年,协会秉承为会员服务的理念,将会员分为6个活动小组,旨在通过更灵活、更有明确的目的性的活动,激发协会活力,服务会员多元化需求,科学技术创新组即是其中之一。在会员互动环节,与会企业家们踊跃发言,介绍了各自公司的主营业务和发展趋势,并分享了此次参观考察的切身感受。大家一致认为,自动化、智能化是提升模具行业竞争力的关键,此次跨协会交流收获颇丰,为未来的合作奠定了基础。乐清模协支部书记兼科学技术创新小组秘书长瞿静霞在讲话中强调了自动化技术对公司发展的重要性。她指出,模具行业的转型升级离不开与自动化技术的深层次地融合,鼓励会员企业积极拥抱智能化变革。乐清模协副会长王益叨高度肯定了小组活动的意义,强调科学技术创新组开展活动非常必要,呼吁会员们热情参加。他更提出了一个富有建设性的建议:探索建立“科学技术创新小组活动基金”,用以保障小组活动的持续、深入开展,为会员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乐清模协常务副会长武素贞作总结讲话。她首先感谢自动化协会的热情接待和精心安排,并充分肯定了本次联合走访活动的成果。武会长强调,在协会成立30周年的新起点上,科学技术创新组要发挥先锋作用,持续推动会员企业技术升级和创新合作。她希望乐清模协与自动化协会未来能建立更紧密的联系,一同搭建产业链上下游对接的桥梁,促进乐清制造业向更高水平的智能化、数字化迈进,为地方经济高水平发展贡献更大力量。本次联合走访活动不仅加深了乐清模具行业与自动化行业之间的了解,也为会员公司可以提供了学习先进经验、拓展合作资源的宝贵机会。乐清市模具行业协会将继续秉承服务会员、促进发展的宗旨,围绕建会30周年主题,策划组织更多元、更深入的活动,助力会员企业在智能制造时代乘风破浪,再创辉煌!
为加快县域特色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强化科学技术人才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2025年6月10日,河北省科技厅牵头组织北京交通大学机电学院专家团队,赴邢台市临西县开展轴承产业专项对接活动,探索“产学研”深度合作的新机制。在此次对接前,河北省科技厅联合相关领域专家,指导临西县科工局深入调研本地企业实际需求。通过走访多家制造企业,梳理出如轴承滚子表面涂层耐磨性不足等关键技术难题,并明确具体性能指标。同时,结合高校科研资源特点,精准匹配技术支持单位,最终促成由北京交通大学机电学院院长带队的专家小组参与本次交流。对接会上,北京交通大学专家系统介绍了其在轴承材料改进、制造工艺优化、产品寿命提升以及检测技术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临西县科工局则围绕当地轴承产业的发展阶段、现有问题及未来方向作了详细说明。双方一致认为,可在多个技术领域展开深入合作,并初步达成共建技术服务平台的意向。与会企业代表就当前生产中遇到的具体技术瓶颈与专家进行了深入讨论。专家表示,将尽快安排实地考察,为企业提供现场技术指导,并计划通过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等方式,持续支持临西轴承产业的技术进步,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本次活动以“企业提需求、政府搭桥梁、专家解难题”的方式,构建起一个闭环式服务体系,强化了省、县联动机制,注重挖掘真实技术痛点,借助专家资源实现高效对接,探索出一条科技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新路径。河北省科技厅表示,将以此次服务临西轴承产业为契机,认真总结经验,不断优化科学技术人才服务模式,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促进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
6月27日,雷勃动力增资扩产项目签约仪式在龙文区举行。区委书记林晓强、雷科达集团亚太区总裁费阅军,区长洪维椿,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黄泽奇,区政协主席叶跃西,区委副书记徐康,副区长阿不拉吾甫尔上台见证签约。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蓝田经济开发区党委书记吴维桑主持签约仪式。雷勃动力传动(漳州)有限公司作为雷科达集团的全资子公司,2006年入驻蓝田经济开发区,漳州基地主要生产高性能轴承及输送链设备、齿轮变速箱等。此次签约是该项目二次落地龙文,新项目将在原来的投资基础上,新增注册投资的金额500万美元,实现注册外资资金达到1000万美元。作为入驻蓝田经济开发区近20年的优质老企业,此次选择二度“牵手”,是企业对龙文区良好营商环境的肯定与选择。据了解,为了项目顺利落地,蓝田经济开发区提前规划了项目二次落地周期,建立与企业、原场地租赁方的高效沟通机制,建立工作小组,以“妈妈式”服务全程跟进。得益于高效的服务,新项目选址紧邻原厂区,量身定做的厂房设计的具体方案,实现生产设备“拎包入住”、生产线“零改造”无缝衔接,既满足企业100%生产的基本工艺要求,又最大程度减少搬迁对公司制作的影响。同时,为保障新厂房建设期间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蓝田经济开发区主动协调原租赁方,经多轮谈判,将租期延长至2027年底,确保项目推进“零延误”。雷勃动力增资扩产项目的成功签约,标志着龙文区与雷科达集团的合作掀开了崭新一页,也提升了雷科达集团漳州基地的重要性,新项目将成为雷科达集团输送链类产品在中国及亚太地区的唯一生产基地,有力推动龙文区高端制造业迈向新台阶,逐步提升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加速产业集聚效应释放,为打造现代化产业高地注入强劲动能。蓝田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何聪佩,雷科达集团亚太区有关嘉宾、区直各相关的单位、蓝田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蓝田开发公司等负责参加签约仪式。(来源:龙文融媒)
近日,工业与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食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旨在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在食品制造业全链条、全方位深度应用,推动食品制造业转型升级和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这一方案的出台,为食品机械公司能够带来了诸多启示与影响。从发展现在的状况来看,我国饮食业重点工业公司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63.3%、72.8%,但仍面临内生动力不足、细分行业差异大、要素供给不充分等问题。《实施方案》提出了明确目标,到2027年,重点企业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达80%,规模以上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均达到75%,培育10家以上智能工厂,建设5个以上高标准数字化园区等;到2030年,新一代信息技术在规上食品企业基本实现全方位全链条普及应用,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食品制造业数字产业集群。对于食品机械企业而言,在技术创新方面,方案中推进新研发技术应用的举措意义重大。企业应积极与食品企业、专业化服务商、软硬件企业等合作,运用5G、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发适用于食品生产智能监控溯源、食品园区“5G+工业互联网”等技术方案。例如,在生产智能监控溯源研发技术中,食品机械企业可研发搭载先进传感器的机械设备,实时采集生产的全部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再结合区块链技术不可篡改的特性,确保食品从原料到成品的全流程信息可追溯,为食品企业的质量管控提供有力支持。同时,鼓励创新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也为食品机械企业打开了新的思路,企业可尝试将AI融入设备的故障诊断与预测系统,通过对设备正常运行数据的深度学习,提前预判故障发生,减少停机时间,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能力。在生产模式上,发展小批量多品种柔性制造的要求促使食品机械企业做出改变。企业需研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工艺柔性切换、生产智能排程、资源优化配置的设备及系统。以模块化设计为例,食品机械企业可将设备设计成多个功能模块,食品企业能依据自己生产需求,灵活组合不同模块,实现不一样的产品的快速切换生产。同时,通过开发智能化的生产排程软件,结合订单需求、设备状态、原材料库存等信息,为食品企业制定最优生产计划,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助力食品企业由传统的“设计生产消费”模式向需求牵引、供需协同、创造需求转变。产品升级方面,食品机械企业应响应提升数字化经营管理能力的号召。一方面,研发能与食品公司制作管理系统全面耦合的机械设备,使食品企业在原料采购、研发设计、生产计划等全过程实现数字化管理。比如,研发具备自动识别原料信息功能的机械设备,与食品企业的原料采购管理系统相连,自动更新原料库存信息,优化采购流程。另一方面,借助数据孪生、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技术,提升设备的智能感知、精益制造、智慧检测、精准交付能力。例如,利用数据孪生技术对设备做虚拟建模,模拟设备在不同工况下的运作时的状态,提前优化设备性能;运用人工智能大模型对产品质量检验数据进行分析,实现精准的质量把控,帮助食品企业构建数据驱动、产销用协同的运营管理新模式。《食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为食品机械企业指明了发展趋势,企业需积极响应政策号召,通过技术创新、生产模式变革、产品升级等举措,在食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把握机遇,实现自身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进而推动整个食品制造业的转型升级。